合成孔徑雷達衛星(SAR)

瑞竣科技所代理的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衛星影像來源,包含美國商用雷達衛星公司Capella Space、芬蘭新創雷達衛星公司ICEYE、以及日本新創雷達公司Synspective

這些新創公司不同於傳統的單一衛星運作,旨皆是開發新一代小型高解析度SAR衛星群,達到「最即時」、「最高頻率」及「最清晰」的地表監測任務。有別於光學衛星容易受到光線條件及雲霧遮蔽影響成像,SAR衛星的獨特之處在於主動發射的雷達訊號能夠穿透大氣條件,因此無論是白天、夜晚、陰天、雨天,能全天候24小時提供世界各地的地球觀測服務,解析度最高甚至可達到25公分。

 

▲ 雲層覆蓋時成像效果(圖左:雷達影像 / 圖右:光學影像)

 

不同於光學衛星影像利用光譜反射被動成像,SAR衛星運用合成孔徑雷達技術,經由搭載雷達系統主動向地表發射脈衝訊號,並接收反射回來的訊號強度進行成像,為主動式的遙測技術。其圖像顯示方式為雷達反射訊號強度圖,以黑白方式呈現。根據蒐集到的地物特徵,進一步運用於海洋、農業、森林、軍事情報、保險業、人道救援等多種應用項目上,為決策者提供即時且有效資訊。

 

雷達影像應用

軍事應用:

  • 不分日夜及氣候狀況提供高解析度與高對比度的衛星影像

  • 利用高解析度SAR影像識別船隻、車輛與飛機的行蹤

  • 獲取影像背後的深度意義,例如追蹤停泊的導彈巡洋艦或是搭載攻擊直升機的船隻

▲ 軍事基地調查

 

海事應用:

  • 比對影像船隻與AIS訊號追蹤違法運輸及走私船隻

  • 利用影像分析方式監測船隻的方向和速度,例如:測量船隻航行時的尾流

  • 辨認及量化貨輪及油輪數量,以即時了解民生經濟活動

▲ 港口船隻監測

 

災害監測與重建

  • 蒐集有關道路、環境變化和基礎設施的最新消息,有效緊急部署所需資源

  • 了解由於淹水、海平面上升、侵蝕、水庫使用等原因造成的水邊界變化

  • 使用機器學習模型或GIS分析,進行海岸線和建築物邊界數化更新

▲ 淹水範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