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2 | 電子報No.0138期 | Hom 李宏君

Google Earth Engine的縮時攝影服務(Timelapse)是透過時間軸功能與其全球歷史影像圖資的結合,可自動播放多時期的衛星影像。近日Google宣布此服務完成了最新年度的影像新增,以Timelapse的雲端運算技術結合了自1984年以來逐年的龐大歷史影像,透過播放功能,使用者可體驗近33年來的全球地貌變化,猶如時光旅行般的歷歷在目。

在Timelapse的主頁上,使用者可利用搜尋功能定位至欲展示的地點,或直接在圖面上平移、縮放。平台上的影像資料是結合了Landsat系列與Sentinel-2A等中解析度光學衛星所拍攝無雲影像,並完成全球拼接處理。

img1

除了直接手動搜尋位置之外,使用者還可以透過Timelapse Tour Editor客製化導覽列表,根據感興趣的地點新增快速連結(請參考官方的說明網頁),串連不同的地點製作主題式的幻燈片。

img2

台灣地區近來各地的都市發展以及自然環境變化快速,以下讓我們利用Google Earth Timelapse來為我們訴說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吧!

1. 河道變遷

基隆河的截彎取直是台灣河道整治史上的經典事跡,歷史影像中可以觀察到:從1991年到1996年期間原本蜿蜒曲折的水道逐漸變直,隨之而來的則是松山、大直、內湖、南港等地區的沿岸開發工程。(參考連結)

基隆河

2. 沿海建設:

台灣西部沿海幾個主要港口都有明顯的變化,尤其以近期新興的台北港,自1993年起至今逐年都有擴建的現象,可見其發展水運交通樞紐日趨重要;而彰濱工業區與麥寮六輕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填海造陸工程,經由時間的推移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沿海新生地的擴張,兩者分別是在2004年與2001年完成填海作業,後續廠房及設施則是逐年增建。(參考連結)

台北港

彰濱工業區

麥寮六輕

3. 城市發展:

淡水區與林口區為大台北都會區最外圍的兩個衛星城鎮,近幾年來政府有計畫的進行新市鎮的開發,從影像中可以看到綠地逐漸縮減,人工建設明顯增加。(參考連結)

淡海新市鎮

林口新市鎮

4. 自然環境:

近十年來風災在南台灣山區留下了深刻的傷疤,從影像紀錄一覽無遺。2005年之前南部山區還是一片翠綠,2005年受到海棠、泰利及龍王颱風連續侵台,開始出現明顯的崩塌現象;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造成更大規模的山崩與土石流,一片滿目瘡痍!(參考連結)

台灣南部山區

一幅圖像勝過千言萬語,透過衛星影像的紀錄可以完整保留不同時間的地貌現況,如結合多時期的歷史影像比對更可明顯見證不管是人為開發或是大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表變化與衝擊。Google Earth Engine的Timelapse服務結合歷年來免費的全球中解析度衛星影像資料庫,提供了一個令人驚艷的歷史影像雲端瀏覽平台,使用者可以一覽地表的變化趨勢;瑞竣科技近年來也致力於建置台灣歷年高解析度衛星影像資料庫,透過公分等級解析度的細緻圖資,期待也能為這片土地刻劃下更清晰的歷史紀錄。

 更多有趣的地圖資訊都在「瑞竣科技 給您地圖新鮮事」,馬上Follow



Hom

瑞竣科技空間產品事業部技術副理,專長是衛星影像處理與分析,喜歡戶外活動、挑戰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