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7年底,本公司同仁便接觸在國外已開始提供的網路地圖服務,並在瞭解相關製作技術之後,
我們開始思索經營台灣在地化「線上空間資訊服務平台」的可行性。
也因此在後續專案實作過程中透過不少錯誤經驗所累積的技術後,
我們在2009年初開始建置RITI Online ,提供在地化的網路地圖專業服務
我們提供的線上地圖服務所採用的快取(Cache)技術,並不是GIS界較為熟悉的WMS(Web Map Service)技術。WMS與Cache有各自的優點與限制,比如WMS在資料更新上較為Cache來的簡單與快速。但快取在資料展示效能上卻又比WMS更佳。
也因此在經歷許多討論與掙扎後,選擇了「快取技術」來經營線上空間資訊服務平台。
最主要的出發點就是考量到當我們的客戶使用線上平台時,最優先考量的就是「效能」。
快取技術的運作過程主要是透過圖磚(Map tiles,有人翻譯成地圖磁磚)。目前在GIS界中每個廠商都能輕易做出圖磚,但卻很少人去探討圖磚生成方式對於快取服務的影響
因此透過下面四個面向,來跟各位分享我們在圖磚生成時所面臨的抉擇點。
1. 圖磚尺寸
目前所使用的圖磚尺寸通常為256P*256L
但這樣的尺寸若以涵蓋整個臺灣,製圖比例尺為1/3,000來計算,
圖磚生成總數量就高達一百萬個。
管理如此數量龐大的圖磚對於伺服器管理人是項很艱鉅的任務
但若為了降低數量,將圖磚尺寸設置成512P*512L或是1024P*1024L
雖然數量是相對減少許多,卻因為圖磚檔案過大,降低服務效能
適當圖磚尺寸成為我們第一個面臨的抉擇點
2. 圖磚格式
在圖磚格式使用上,可以從兩個部分來考量
若是影像資料,大部分廠商都有共識採用JPG檔,
甚至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還會進行JPG檔的壓縮
主要是因為JPG檔在儲放影像時所佔空間最小
若是電子地圖,則會選擇PNG或GIF
GIF檔案較PNG小,但所能展示的色階僅有256色,因此若有漸層效果的地圖就不能使用
PNG則是能保留地圖的銳利度而且也很適合用於跟影像結合的道路註記,但檔案尺寸較大
針對不同的資料,選擇適當的格式,則是我們面臨的第二個抉擇點
3. 圖磚美觀
很多廠商為了讓影像或地圖漂亮,而讓圖磚尺寸過大,反而造成使用者讀取上受限頻寬而降低效能
舉例來說,若是電子地圖的圖磚若是256P*256L,但尺寸大小超過20KB就是過大
以Google Maps為例,為了加速地圖載入的效能,曾經有一陣子還作了16色的map tiles,
待載入16色後等待一秒再載入256色,就知道在圖磚尺寸大小的考量上是要斤斤計較的。
因此在尺寸與美觀之間的平衡是我們面臨第三個抉擇點
4. 圖磚鋸齒
前一陣子,有人詢問過我們專案同仁,為什麼在我們公司所承做的臺北縣樂活地圖上
所看到的電子地圖跟Google Maps一樣,地圖上的街廓弧形轉彎不會有鋸齒狀?
其實這個技術門檻不高,就只是透過去鋸齒化這個過程來讓地圖更加美觀。
但也過程中也讓地圖的銳利度將低了不少,而且顏色會跟原本美編人員要求的色彩度不相同
這也是我們面臨到第四個抉擇點。
說了這麼多抉擇點,那到底怎麼樣的圖磚才是最好的?
還是得回歸到資訊管理的計畫與環境,包含時程、頻寬、硬碟轉速及更新頻率等等,
這並沒有標準答案,但卻要花很多時間測試來尋求自我認定的最佳化來因應需求產生最適合圖磚